大血藤

大血藤的相关实物图片信息
药材名称
大血藤
拼音拼读
dà xuè téng
药材别名
血藤、红皮藤、活血藤、红藤、大活血、山红藤
英文名称
caulis sargentodoxae
功效分类
活血止痛药
药用部分
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的藤茎。
动植物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高可达10米。茎褐色,有条纹,光滑,老茎有厚木栓层。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上面有槽,中间小叶菱状卵形,两侧小叶较中间者大。总状花序腋生,下垂,花单性,雌雄异株,具苞片,花多数,芳香,雄花黄色,花萼6片,长圆形,花瓣小,6片,菱状圆形;雌花与雄花同,有退化雄蕊6枚,子房上位,心皮多数,离生,螺旋排列。浆果卵圆形。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花期3~5月,果期7~9月。
产地分布
生于疏林或灌木丛中。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秋、冬季砍下直径3厘米以上的茎藤,除去细枝,切成小段或厚片,晒干。
药材性状
圆柱形,略弯曲,长30~6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质硬,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涩。
性味归经
性平,味苦。归大肠经、肝经。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应用
用量5~15克,煎服或研末,浸酒服用;外用适量,捣敷于患处。用治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
药理研究
动物实验表明,水提醇沉物可提高耐缺氧能力、减弱心缩力、减慢心率、减少心输出量、减轻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程度、改善心肌梗死所致心肌乳酸代谢紊乱,具直接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抑制作用,亦具降压、增加血液中cAMP和cGMP含量的作用。
化学成分
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胡萝卜苷、β-谷甾醇、硬脂酸、毛柳苷、鹅掌楸苷、鞣质等成分。
使用禁忌
孕妇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痛经:红藤、益母草、龙芽草各9~15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②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15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风湿腰腿痛:红藤、牛膝各9克,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6克。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⑤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9~15克。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相关中药材推荐

八角枫 bā jiǎo fēng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属活血化瘀药下属中的活血止痛药。

泽泻 zé xiè
利小便、清湿热。属利水渗湿药下分类的利尿通淋药。

浮萍 fú píng
宣散风热、透疹、利尿。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琥珀 hǔ pò
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去翳明目。属安神药下属分类的重镇安神药。

枇杷叶 pí pá yè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中的止咳平喘药。

白前 bái qián
降气、消痰、止咳。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止咳平喘药。

桑螵蛸 sāng piāo xiāo
益肾固精,缩尿,止浊。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精缩尿止带药。

赤石脂 chì shí zhī
涩肠、止血、生肌、敛疮。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敛肺涩肠药。

藏菖蒲 cáng chāng pú
温胃,消炎止痛。属消食药。

番石榴叶 fān shí liú yè
燥湿健脾、清热解毒、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属清热药下属中的清热燥湿药。